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来看,最大程度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的通气模式将成为首选。新近的研究证实,过高的压力和过大的容量都可导致VILI,而容积损伤是呼吸机诱导肺损伤的直接原因。小潮气量及严格限制吸气平台压的通气模式已成为临床的主要通气模式。
以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为代表的无创正压通气方式(NPPV),在理论上可做到有创气管插管-正压通气(ETI-MV)的全部支持模式。BiPAP通过密封良好的鼻面罩通气可以避免气管插管所造成的口咽与上呼吸道黏膜损伤及损伤引起的感染问题。其在吸气与呼气时提供不同的压力支持,并随自主呼吸的逐步建立而逐渐减少压力支持直至完全脱机。在没有或较少引起肺的过度膨胀的同时,提高有效肺泡通气量。由于允许管道回路漏气,NPPV必须依靠多种触发、切换机制,动态跟随哪怕很微弱的自主呼吸,调节漏气补偿量,才能实现对自主呼吸的保护、避免人机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