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F在PaO2低于60mmHg时,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增强呼吸运动,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在给予NIV时由于呼吸频率快,气道压力波表现为尖峰波。如果IPAP较高(如18mmHg以上),机器监测显示潮气量甚至可达1000mL以上,分钟通气量更高达15L·min-1以上,患者可能过度通气。改善这种情况可设置压力上升时间。缩短压力上升时间,使流速加快,气道压力波即为方波。随之患者吸气做功降低,潮气量增加。而PaO2继续加重时,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迟钝,出现意识障碍(意识模糊、嗜睡、昏睡等)、呼吸运动减弱,在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时由于呼吸频率慢甚至减少到备用呼吸频率12~14次·min-1时,压力上升时间相对快,气道压力波表现为方波。因此,临床上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吸气压力上升时间设置要快,但吸气触发灵敏度不要过于敏感,而呼气触发灵敏度设置要敏感,尽快转为呼气相,既可以给患者提供足够的通气量,也避免出现过度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