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导管拔除前改用无创呼吸机时,需要患者具有自行咳嗽和排痰的能力。但由于患者气管导管未拔除,并与无创呼吸机管道连接成封闭的系统,患者虽有排痰能力,但不能自行将痰液排出体外。患者每次咳嗽、排痰,均需要护士及时协助。当患者咳嗽、排痰时,护士需将无创呼吸机管道与气管导管分离,暂停无创呼吸机,并协助患者坐起并拍背,待患者自行将痰液咳至气管导管内时,及时用吸痰管从气管导管内将痰液吸出。吸痰后,将无创呼吸机管道与气管导管相连接,继续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暂停使用无创呼吸机,用盐酸氨溴索30mg加入生理盐水10ml,经气管导管外口进行氧气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雾化吸入时,若患者出现剧烈咳嗽,应暂停雾化吸入,待痰液排出后再继续雾化吸入。雾化吸入结束后,协助患者将气道内分泌物排完后,继续应用无创呼吸机。研究组中有18例因痰液黏稠出现咳痰费力,咳嗽后,痰液不能排至气管导管内,听诊肺部有痰鸣音,遵医嘱对12例采取每4h氧气雾化吸入1次,6例每2h氧气雾化吸入1次。通过氧气雾化吸入后,能有效地排出痰液。同时,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应避免直接向气道内注入湿化水稀释痰液,因为气管导管拔除前的患者,意识清楚,咳嗽反射正常,若向气道内注入湿化水,会引起患者剧烈呛咳而导致不适。可通过增加氧气雾化吸入次数达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