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纳入2017年6月~2018年7月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组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研究组共计男27例,女16例,年龄为43~78岁,平均(61.18±7.21)岁,对照组共计男26例,女17例,年龄为45~79岁,平均(62.35±7.5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左心衰诊断标准;NYHA心功能均为Ⅳ级。患者和家属对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协议书。
排除标准:①检测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且对生命造成威胁,需气管插管有创通气;②同时患有低血压;③精神障碍或意识不清;④二氧化碳潴留且有重度COPD患者。1.2方法对照组常规治疗:端坐或半卧位,高流量吸氧(鼻导管或口鼻面罩)、强心、利尿、血管扩张、镇静、维持电解质平稳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选择合适的面罩,通气模式PCV+CPAP,通气压力由低至高逐步调节,吸气压力(IPAP)12~20cmH2O,呼气压力(EPAP)5~10cmH2O,呼吸频率12~20次/分,潮气量8~10ml/kg,氧浓度30%~100%,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及监测值调节上述呼吸机参数,每次治疗3h,4次/天,间歇期继续吸氧。